炎性細胞因子是一類在機體免疫反應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分子,能夠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、增殖、分化及其相互之間的通訊。它們在炎癥反應、免疫調節以及抗感染、抗腫瘤等生理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失調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,如自身免疫性疾病、慢性炎癥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癥等。

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機制:
1.免疫細胞的激活和增殖:通過刺激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,如TNF受體、IL受體等,激活免疫細胞。舉例來說,TNF-α和IL-1可以誘導T細胞、B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激活,進而增強機體的免疫應答。
2.炎癥反應的調控:通過誘導前炎癥因子的合成,如前列腺素、白三烯等,增強炎癥反應,導致局部血管擴張、血流增加以及白細胞向炎癥部位的聚集。例如,IL-6是一個重要的促炎因子,能促進急性期蛋白的合成,并激活T細胞和B細胞。
3.免疫耐受與負反饋機制:如IL-10、TGF-β等通過負反饋機制調節免疫反應,防止過度的免疫反應造成組織損傷。例如,IL-10能夠抑制TNF-α和IL-6等促炎因子的產生,從而限制免疫反應。
4.組織修復與再生:不僅在免疫反應中發揮作用,還參與組織的修復和再生。例如,IL-10和TGF-β在創傷修復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,促進纖維化過程,幫助組織恢復。
炎性細胞因子的研究與臨床應用:
1.抗炎性藥物的開發:如抗TNF藥物、抗IL-6抗體(如托珠單抗)等,已被應用于治療多種炎癥相關疾病。它們通過特異性地抑制促細胞因子的活性,減輕炎癥反應,從而改善病人的癥狀。
2.基因治療與細胞因子療法: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抗細胞因子的基因導入患者體內,或通過外源性注射細胞因子,調節免疫反應,已在臨床試驗中展示出一定的療效。
3.生物標志物的應用:常作為某些疾病的生物標志物,通過測量血液中的細胞因子水平,可以幫助早期診斷疾病、評估疾病的活動性及預測治療效果。例如,IL-6和CRP(C-反應蛋白)在許多炎癥性疾病中作為有效的監測指標。